人生走了三十幾載,對好多人來說身邊總會少不了朋友成群,加上在社會上必須的交際與人際關係拓展,一個人活到了三十幾歲,想要呼朋引伴來個聚會不應該是件難事,但是對年逾三十的我來說,要以我為中央伍然後號召一群朋友相聚,其實還真得花點腦筋湊人數,或許是自己個性使然,從出社會至今,不管走過任何行業,公關,一直是我很弱的地方,所以朋友圈的延伸自然是寸步難行,也還好自己的個性本來就不喜成群結隊,索性把自己窩在這個淡水山居倒也自得其樂!
這陣子的跌跌撞撞其實看穿了很多事情,同時也看透了很多人,很多所謂的交情其實都是唬爛的交情,當自己的利可以被他人所用時,那個『他人』就會用盡一身絕學來向你唬爛攀交,或是當你不需要被幫助的時候,也可以見到身旁很多的朋友,『但係』你腳步得千萬站穩,『哪係』不慎需要朋友拉你一把時,那絕對比電影院清場還快,身旁所有的人會瞬間哄散,或是猶如豫劇的變臉般,瞬間換上另一種面貌來與你相看,相信這種狀況很多人都曾經遇過,大家也應該都很無奈的在心理幹過,很多人情或交情本來就是冷暖自知!
經過很多事件之後,自己也變得很懶惰交朋友,在加上我的個性本來就很不自在於交際圈中,所以呼朋引伴這件事情對我來說,本來就不是件易如反掌的事情,但是這一路走來,我仍然感恩多於抱怨,遇到落井下石的人,我感謝他們給我另一種學習的機會,遇上雪中送炭的好友,我更是感謝他們的無怨無悔;前一陣子在我格裡『尋覓』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這麼位傳奇性的朋友,對我來說那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位好哥兒們,而另一位亦師亦友又猶如家人般的永智哥哥,更不斷的出現在我部落格的文章裡,稍早我就一直跟哥哥提到阿慶,哥哥對我和他之間的交情很是讚許,最近一直都萌生『並聯』的想法,很想把我這兩位哥兒們介紹認識,除了他們同時間都不斷的對我支持鼓勵之外,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倆都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對音樂的熱愛,他們應該都是屬於那種對音樂成痴的類型吧!
4/17晚上一個巧妙的因緣際會,阿慶千里迢迢的從艋舺來到淡水山嶺,哥哥也風塵僕僕的從樓上搭電梯到樓下,這是我一直很期待的一個聚會,我們三人就窩在我這幾坪大的空間裡聊了起來,聊當兵是男人間最能拉近距離的話題,我突然有個念頭,如果一群男人湊在一起,可以不要聊當兵的事情的話,是不是真的會比死還難過,我想應該是吧!而且這些男人聊這玩意兒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特性,就是『比』,比好笑、比耍寶、比辛苦、比被操,其實說穿了不過就是在比『賤』,今晚咱三人到也賤的很舒服、很爆笑、很坦率,或許這就是俗話說的『人賤人愛』吧!
或許是因為阿慶是在地艋舺的關係,也或許是因為哥哥最近正在準備一些台灣廟宇文化的資料,咱話風也就自然落在『乩童』的份上,今天也從阿慶口中學到一個新名詞『花辣』!哥哥也聽的津津有味,只是哥哥那時尚的外表在加上天生的貴氣,咱阿慶說到興頭上時,突然向哥哥冒了一句『怎麼你也會喜歡聽這個阿』,這個爆點有點小北爛,但也正因為他倆是初次的見面,所以我懂阿慶這句話的動機,靠,現在想想當下的畫面還真的很好笑!
阿慶對哥哥的『陪月亮散步』始終讚賞有加,當音樂的話題出口時,他倆反而變成莫逆之交了,眼下的我只有遞遞茶水的份。我突然想到了有阿慶這麼一個艋舺在地人,隨口一問你對艋舺這部片的想法是什麼時,還等不及他回答時,我順口說了我是覺得還蠻好看的,完蛋了,我變成了眾矢之的,哥哥與阿慶始終站在文化背景的角度來看待『艋舺』這部電影,我承認這部電影的名字真的是取錯了,艋舺的角頭不僅代表了另外一種的社會力量,他同時也代表了台灣人的草根性與生命韌性,他倆把艋舺的歷史徹頭徹尾的翻了一遍之後,我們的結論就是『艋舺』這部電影到底是在『艋舺』個殺小,可是我還是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,當然這只是我心裡的OS,在當下的氛圍我實在不敢講出來,因為我實在不能讓自己在成為箭靶了,不過說真的,如果『艋舺』改名為『車拼』或是『拓賭』或者是更名為『落郎』的話,被撻伐的聲音應該就會少很多了吧,因為徹頭徹尾我真的看不見『艋舺』到底是在艋舺個殺小!!
散會時哥哥不忘送了兩張簽名專輯給阿慶,還特別從樓上拿了一條金剛結與阿慶結緣,我很高興哥哥是如此重視我的好友,更開心阿慶也像我一樣很喜歡哥哥這位朋友,下次他們在相聚的時候,我會不會變成是多餘的阿?哈哈哈!!
【PS】這篇文章有點話多了,吧特,樓下的『零極限』也是剛出爐的喔,也歡迎各位看倌一起瀏覽囉!!